時間:2022/3/9 10:02:11 來源:餐飲杰 責任編輯:安迪
【摘要】 中國的餐飲與消費現狀,是每個國家經濟與城市進步的自然過程,當經濟發展推升到這個階段,就不會再回頭了。
消費投資遇冷?品牌融資的風口已經結束?
并不是!!
餐飲與消費資本化的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從去年2021年下半開始,許多媒體就陸陸續續發表了關于:消費融資遇冷?資本投資消費風口已經結束?消費投資機構都轉行去其他賽道了?
近也很頻繁看到:新消費不行了?融資進程中的品牌虧損、裁員?已經上市的消費品牌股價大跌、預期虧損大幅提高?
各種千奇百怪的觀點,甚至有人給了資本入局餐飲與消費后,終就會一地雞毛的評價。
對于專業的消費投資機構來說:目前的階段,更像是海浪一樣,可能只是經歷了一波對于頭浪的追逐,在 波浪頭達峰結束后,潮水消退了一會,此時反而更容易看清真相。
所以,餐飲與消費的投資,并不會僅僅只是一個短暫的風口,而是一個長周期新時代的開端。
為什么我們有把握這是一個新時代而不是一陣風口呢?
中國的餐飲與消費現狀,是每個國家經濟與城市進步的自然過程,當經濟發展推升到這個階段,就不會再回頭了。
因此,銳峰資本許家偉才肯定的說,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時代”進程,而不是一個短暫的“風口”。
除了我們國內,綜觀全球其他國家也都是這個過程與趨勢,大家可以看看全世界每個國家的首富現在都是什么行業?
而把全中國互聯網巨頭市值加總起來也不到美國蘋果股票市值的一半,我們就能明白中國應該怎么發展才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龍頭,只有發展中國的消費品牌才能造就中國偉大的新時代!
01、為什么餐飲與消費賽道的投資與融資都變難了?
為什么會遇冷?為什么餐飲與消費賽道的投資與融資都變難了?
因為投資機構與消費領域創始人一樣,也都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梳理餐飲融資歷程可以大致分為三波:
2008年俏江南的融資、2013年以后的雕爺牛腩、黃大吉、西少爺肉夾饃融資等等,可以算是中國餐飲資本化的 波“碎浪”。
第二波餐飲資本浪潮,我們認為應該定義在喜茶、奈雪首輪融資的2016年,并在它們紛紛完成第二輪融資與海底撈千億級市值香港上市的2018年,開始迎來餐飲投資爆發期。
緊接著瑞幸咖啡、九毛九、三只松鼠等等眾多消費品牌分別在美國、香港、A股陸續續上市。
即便2019年底與2020年初的疫情出現,已經上市餐飲品牌的股價在實際虧損的基本面上依然能在二級市場逆勢大漲。
從2020年后可以稱之為第三波,整個一級市場的資本也已經募集了足夠的資金,線下餐飲品牌受疫情不確定影響而只能暫停投資的背景下,開始轉為追逐在線消費品牌。
在線消費品牌受益于疫情狀況而對線上的需求突然暴增、新流量入口-直播帶貨、資本募集資金到位追逐這種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具備下,于是線上消費品牌迎來〝非理性〞的全面爆發。
02、餐飲資本化的新時代來臨
接下來,消費投資與融資會一直退潮嗎?品牌融資還有新一波浪潮嗎?
其實,整個一級市場的參與者都知道,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那資本為什么還要繼續?
投資成功率低本來就在投資機構的預期以內,只要這個成功率在一定范圍以上,投資機構就會繼續投資。
所以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一旦成功,回報都是特別驚人,所以創業者不會停歇,投資機構也不會完全停止投資。
除了不少投資機構是透過大量與快速的投資,加速了學習的過程以外,還有不少對消費領域研究更深入更謹慎的投資機構,都還沒有大量出手。
因為他們早已預見會有這個過程,所以除非趕在浪前的提早出手,它們寧可等到泡沫消退,估值回歸合理位置,創業者都被市場洗禮與教育一番后再出手更好。
舉例來說:不只看創始人的個人能力,更要看創始人的 魅力與團隊帶領能力,面對更多新品牌的兢爭與充沛的資本支持,創始人只靠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能聚集優秀人才與帶領團隊,將很難走到 后。
現在不只看連鎖品牌的品牌力與營銷優勢,更多看品牌的產品持續研發能力與供應鏈優勢。
只靠先發優勢和營銷驅動, 終還是面臨品類同質化與價格競爭,只有對供應鏈有強烈優勢甚至壁壘,才能避免價格競爭乃至擁有定價權。
有了產品研發、有了供應鏈優勢,另外還要渠道覆蓋能力,門店也屬于自建渠道的一種。
此外,對資本與資本戰略的理解也是未來的檢驗重點,如果以為資本只是代表資金那就嚴重忽略資本的價值,未來將無法利用好資本做好團隊人才的挖掘,不知道如何用資本進行并購戰略來加速建構品牌矩陣從而避免品牌老化與同品類經爭。
當然,這些都是在公司具備一定基礎后可以進行的補強,所以只要創始人擁有足夠的眼界與格局,持續學習與優化,一樣能得到資本的青睞。
03、給準備融資的消費創業者幾點建議
對于餐飲品牌融資,創業者往往不是用力過猛,就是小心謹慎,需要專業第三方作為中間橋梁會比較好,銳鋒資本在這里給幾點建議:
1.融資的商業計劃書BP不只是一個PPT模板,蘊含企業背后的認知、理解、經營情況、未來的愿景
不少創業者可能會覺得,只要準備一份BP,透過管道找到投資機構,只要能跟投資人見上面,就有機會說服投資人而獲得融資。
其實BP是一個創業者完整的創業思考與發展戰略的濃縮,它不只是一個套PPT模板的過程,是需要有完整的邏輯支撐和直接表達清楚產品需求和亮點的。
如果在創業初期沒有很強的資源優勢的時候,可能需要在BP上面非常清晰、簡潔的把自己如何做大的規劃展示出來,并且有相應的論證。
同時,BP是一個企業的表達方式,但BP背后包含的是企業家的認知、企業的現狀、對公司的理解、產品的理解、用戶的洞察等等。
所以每一個創業者寫好BP以后,應該懂每一個數據、每一張報表、每一次階段性戰略,在這些都準備好以后,才應該去給投資機構發BP。
一般早期項目通常能獲得投資人面談的機會只有幾次,所以一定要在準備好了以后才提出。
2.創始人必須具備的很好的創業愿景,先打動自己、打動員工、打動供應商,然后才能去打動投資人
不少早期創業者經常花很多時間在去認識投資人上面,這樣反而本末倒置了,創業者應該在完成 小單元即單店商業模型驗證。
同時,鍛煉自己闡述企業愿景的能力,首先得讓自己的企業愿景打動自己,然后在公司內部也讓所有員工一致認同這個愿景。
當企業內部都堅信公司愿景并朝共同目標前進的時候,才適合去跟本來就不孰悉的投資人溝通闡述,讓投資人們理解企業的愿景、看到創業團隊全部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這樣才能吸引投資機構信任這個團隊能完成這個愿景。
3.想清楚企業融資的用途,是缺錢?還是需要透過資本加速完成什么企業目標?
投資機構的資金是來源于機構的基金投資人,基于善良管理人的責任,專業投資機構不能憑自己個人的喜好投資,只能按照投資委員會的要求來審核企業。
所以事實上投資機構的投資目的本來就不是進行雪中送炭的慈善事業,如果創業者自己都無法讓自己的企業獲利與生存,投資機構也只是金融行業,如何協助消費領域企業轉虧為盈?
所以投資機構多數時候是錦上添花,在消費企業已經完成非常好的獲利模型才會參與投資,用資金來協助消費企業快速拓展,甩開對手的兢爭,擴大成功 終成為其他企業難以超越的優勢。
也有少數是透過階段性的戰略虧損, 終能達到規模效應進而獲利的,這種也都需要驗證與推算可行,機構才會參與投資。
消費領域企業通常現金流都比較好,如果餐飲消費企業一直特別缺錢,那表示自己的獲利模型尚未驗證成功,這樣 急需資金的企業反而不是投資機構能夠投資的標的。
所以創業者如果想要融資,一定要理解資本的角度,在適當的時機拿資本的資金來擴大企業優勢,等到企業出現問題,才需要資本救急,其實可能已經錯過投資機構能夠參與的時機了。
4.熟悉你的競爭對手的情況
創業者一定要非常熟悉競爭對手的情況,把競爭對手的優勢劣勢都需要完整的分析清楚,這里面透露出了產業的經驗和快速的學習能力。
對投資人來說也非常重要,創業者一定要輸出給投資人這個行業內投資人不知道的信息,并且我們如何可以在短期內超越競爭對手,客觀的認清楚自己的差距到底是如何。
5.妥善安排時間與分工,善用資源與專業外部機構
如果創業者不太了解融資如何進行,在不耽誤本身業務發展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朋友或者參加課程快速的學習和優化融資能力,不然就建議可以找專業的融資機構來幫忙。
不建議創業團隊花費過多時間自行摸索,一方面可能達不到好的成果,一方面也耽誤了創業者 應該優先顧及的企業發展。
以上是我們的總結,透過歷史經驗與趨勢分析確認餐飲與消費的資本化是一個新時代機遇,期待未來跟餐飲,消費領域創業者能共同成長、相互分享,一起穿越周期,早日完成餐飲消費企業的愿景與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