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9/28 9:33:37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安迪
【摘要】 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全票通過《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將于2020年11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餐飲浪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被認為是給破解餐飲浪費焦點難點問題提供了法治方案,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期待。
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全票通過《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將于2020年11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餐飲浪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被認為是給破解餐飲浪費焦點難點問題提供了法治方案,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期待。
自8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做出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指示以來,各地紛紛采取行動,通過提倡“小份菜”、分餐制、張貼宣傳語、加強市場監管等行為落實該指示,制止餐飲浪費取得初步成效。
加強黨內約束,黨員干部以身作則
9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監委出臺“加強監督執紀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十項措施。措施中提到,要督促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把監督節約糧食、堅決制止餐飲浪費作為重要任務,不斷增強節約糧食、制止浪費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督促家屬、親友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
“我們也號召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在節約糧食、制止浪費方面做到率先垂范,帶頭落實節約的各項措施,把勤儉節約理念落實到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細節,貫穿到食堂就餐、公務用餐和機關辦公等活動的各個方面,自覺抵制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等不正之風,堅決破除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等陋習。”成都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9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要求,在全社會推行制止餐飲服務浪費行為六項制度,結合日常監管工作,一并做好制止餐飲服務環浪費行為工作。在黨員干部監督方面,九江市在機關事業單位和黨員干部中,實行就餐人數“N-1”點餐模式,從源頭上節約開支,制止浪費。除此之外,九江市在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學校食堂倡導將傳統的“套餐制”改為“選餐制”,合理安排食堂餐食品種,配備“半份菜”。
9月16日,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全體紀檢監察干部帶頭簽訂《拒絕餐飲浪費承諾書》。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將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作為監督檢查、巡察的重要內容,強化日常監督,設置“餐飲浪費行為曝光臺”,對監管或舉報中發現鋪張浪費的行為進行曝光;開展違規操辦“升學宴”“謝師宴”專項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情節惡劣的,依規依紀依法作出處理。
“小份菜”“打包剩菜”入法,處罰浪費力度加大
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全票通過《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其中明確,餐飲經營者未建立節約用餐提醒提示制度,未在顯著位置張貼或者擺放厲行節約和反對浪費的標識的,由商務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餐飲經營者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的,或設置 低消費的,由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也通過制定條例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9月25日,實施4個多月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迎來首次修改,“光盤行動”“小份菜”“打包剩余食品”等要求被寫入修改后的條例中。
條例規定,鼓勵餐飲經營者提供合理分量的飯菜,增加小份菜品,并且為消費者打包剩余食品提供便利。餐飲經營者提供自助餐的,在作出提示后,對剩餐超過合理限度的可以收取費用。黨政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集體食堂應當設立監督員,督促用餐人員按需取餐。
治理“暴飲暴食”類吃播,傳播健康餐飲文化
今年8月,多家媒體點名網絡吃播秀,批評某些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甚至出現催吐行為。這種消費導向與建立全社會的節約意識,減少食物浪費的意識背道而馳。
9月18日,廣東省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對《廣州市反餐飲浪費條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美食網絡直播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從事假吃、催吐、獵奇等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的直播行為。
征求意見稿提到,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制定平臺服務協議,采用必要措施加強美食直播內容審核,及時制止網絡直播者從事直播浪費食物的行為。美食網絡直播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傳播健康文明餐飲文化,不得從事假吃、催吐、獵奇等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的直播行為。網絡直播平臺違反條例內容,未及時制止網絡直播者從事直播浪費食物行為的,由互聯網信息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中,也提出要對網絡“吃播”加強監管。明確禁止制作、傳輸、傳播假吃催吐、量大多吃、夸張獵奇、暴飲暴食等鋪張浪費的行為。廣播、電視、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違反規定的,依法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