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2/21 8:20:28 來源:億歐網 責任編輯:安迪
【摘要】 餐飲是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行業。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比GDP增速高出3%以上。疫情過后要聚焦三件事:能外包的全外包;做長期見效的事;做時間的朋友。
餐飲是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行業。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比GDP增速高出3%以上。如果算上上游加工端,整個產業市場規模達10億元左右。
然而疫情的來臨給餐飲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相較于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 以上。然而餐企的人員成本等硬性開支卻并沒有削減,因此開年后餐飲企業顯得格外“艱難”。
餐飲企業普遍追求高周轉率。大部分連鎖餐企賬面上一般只會保留1-2個月的運營資金,企業主一旦有閑錢就會去開新店,通過高流量對沖不斷上漲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因此,面對封閉式疫情,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差,為了能夠“活下去”,企業也嘗試了多種自救方式,比如:發力零售業務、拓展團餐業務等等。
然而,疫情對餐企而言同樣危中有機。疫情拐點似乎已經出現,那企業該如何面對疫后消化期和恢復期?
2月20日下午,億歐聯合光大證券舉辦了“同舟共濟·中小企業在行動”的線上分享,邀請眾多行業人士共話餐飲企業如何共克時艱。
億歐公司副總裁李雙為此次論壇發表致辭。她表示:“不管是促進就業還是穩定經濟,餐飲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都必須得到足夠多的關注。”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也在致辭中指出:“疫情期間餐飲業預估損失額為5000億。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同舟共濟,定能共克時艱。”
銀行系代表也在分享中表達了對餐飲行業的支持。
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苗逢光說:“光大銀行也在更多的關注中小型餐飲餐飲企業,特別是在資金價格和還息方式上。目前企業 次還息的方式都放在了6月份以后,也就是上半年企業基本無需還本付息,這樣能更好地減輕企業現金流的壓力。”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主管周夢奇表示:“疫情期間,他們也提供了無還本續貸的業務,企業可以不用歸還本金,繼續提供續貸的服務。”
上海銀行黃浦支行副行長祝俊毅同樣說到:“上海銀行也會在貸款周期和貸款對象方面都做新的調整,幫助餐飲企業打包解決一些暫時性的困難。”
除了銀行系代表外,本次線上分享匯集了眾多餐飲大咖,呷哺呷哺、恒順醋業、鄉村基、望湘園、喜家德、美團金融、付小姐在成都、阿甘鍋盔、佳源央廚等諸多企業高管現身說法,希望經此一役,餐飲業能迎來新轉機,盡快重回活力。
呷哺呷哺集團在疫情開始初期就設立了統一的指揮中心,提前做好了物資的儲備,很好地保障了員工的安全。呷哺呷哺集團常務副總裁趙怡在分享時也說到:“企業做出了具有社會責任的事,會增加品牌價值和品牌溢價。”
鄉村基創始人李紅同樣認為員工的安定 為重要,她表示:“打仗是更好的團建,面對這次疫情,我們要先讓內部員工安定下來,再一致對外。”
同時,對于餐飲企業該如何自救,各個分享嘉賓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其中向線上零售端得到了與會嘉賓不約而同地認可。
望湘園副總裁兼CFO趙建光說到:“餐飲企業要思考除了外賣以外的線上盈利模式,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線下餐飲盈利空間會越來越小。”
付小姐在成都創始人張維國表示:“餐飲品牌做電商應該從‘餐飲+’開始,一方面需要定向研究消費者屬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自己的品牌性。”
不過,大多數時候絕望中總是帶著一絲希望,這次疫情對于餐飲企業而言同樣如此。
正如恒順醋業總經理李國權所言:“疫情對餐飲業是一次極限壓力的考驗,但同樣也是一個轉型的機會,能夠穿越疫情的企業將會有更好的未來。”
阿甘鍋盔營運中心總經理崔健也認為:“大部分抗風險能力弱和經營不規范的餐企,會被淘汰出局。留下的將是實力更強,品牌影響力更大的企業。”
當下正是企業修煉內功的好時節,佳源央廚創始人陳亞春就表示:“疫情過后要聚焦三件事:能外包的全外包;做長期見效的事;做時間的朋友。”
疫情下,每個堅持營業的餐廳背后都有著一群百折不撓的餐飲人,向這群人致敬。
下一篇:餐廳廚房管理的幾個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