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2/20 15:17:37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安迪
【摘要】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0日報道,日本的餐飲店、便利店打工人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使用食材等的惡作劇視頻,導致企業不得不道歉的情況接二連三發生。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0日報道,日本的餐飲店、便利店打工人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使用食材等的惡作劇視頻,導致企業不得不道歉的情況接二連三發生。本來在朋友之間流傳的視頻流向外部并迅速擴散的情況引人注目。企業方面加強了嚴厲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姿態,但仍有專家表示,“重要的是對員工進行教育,使其認識到風險”。
“糟了糟了,這絕對會被開除!”。在牛肉飯連鎖店“食其家”的店內,打工人員扔冰塊、把烹飪器具放在下身的視頻1月在社交網站上擴散。
運營食其家的ZENSHO控股在1月28日掌握了情況。該公司馬上開除涉事打工人員,并在官網上公布道歉聲明稱,“(視頻)讓大家感到極為不快”。
該視頻當初使用了照片分享軟件Instagram上的“Stories”功能,會在24小時后自動刪除,且面向朋友發布,但是被轉發至推特上后迅速擴散。面對公司方面的質詢,當事人表示,“因為24小時后就會被刪除,以為沒事”。
大型餐飲連鎖企業云雀(Skylark)控股旗下的餐飲店“Bamiyan”的打工人員2018年3月前后發布的視頻在2019年2月“火了起來”。在視頻中,該打工人員用鍋上的火焰點燃香煙,“這個視頻是真的嗎”等不滿聲涌向該公司。
上述事例從2013年左右開始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曾擔任小學教師的IT記者高橋曉子表示,出現上述情況的背景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年輕人為了在朋友之間玩鬧而互發過激惡搞視頻。
以前這些視頻大部分發布在推特上,但是更近年輕人開始轉為在Instagram上發布。高橋表示,“由于看視頻的朋友的網絡素養較低,覺得好玩而轉發的情況很多”。
一方面,企業方面的應對趨于嚴懲。由于打工人員把扔進垃圾桶里的魚又放回案板,回轉壽司店“藏壽司”準備從刑事和民事層面對2名當事人采取法律措施。該公司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將對抗頻發的不當行為和在社交網站上的投稿”。
同樣出現打工人員發布不當視頻問題的日本7-11也討論采取法律措施。2月18日,快餐連鎖店大戶屋也宣布,解雇3名在大阪府內的門店發布不當視頻的打工人員。
開展研修服務的Hospitality&GrowingJapan公司的社長有本均指出,“幾年前注意到該問題時,企業紛紛加強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但是由于打工人員的流動率大,大部分打工人員并未接受培訓”。
問題發酵后,視頻會一直留在網上。有本表示,“一次玩笑可能毀掉自己的一生。企業方面應致力于構建避免打工人員犯錯的教育機制”。
18%的人發布過惡意內容
日本情報處理推進機構(IPA)2018年對5千名13歲以上使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人進行調查發現,61.8%的受訪者曾在網上發布內容。其中,“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文章”占45.6%,“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照片和視頻等”占41.9%。
在網上發布過內容的人中,18.3%的人回答發過帶有惡意的內容。多為“下流的話”、“他人或企業的壞話”。關于為何發布帶有惡意的內容,回答“為了反駁他人的意見”的 多,占29.1%,回答“看到他人的發布的內容和評論感到不快”占27.8%,回答“為了譴責他人的意見”占24.1%。